“星级酒店水准,推开门就是轻舟缓行的沱江源头。无边泳池、草坪酒会、篝火歌舞,还有苗族特色饮食。可以拍美美的照片、感受喊山的文化、呼吸深山里的清新空气,也可以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优质服务,简直是世外桃源。”9月15日,到凤凰县竹山民宿旅游的游客李晓琳说道。
中国石化投入帮扶资金,利用空置房屋打造竹山特色民宿。民宿开业后生意火爆,带动贫困户直接就业超168人,间接就业超298人,惠及周边3个乡镇贫困户3521人。与此相似的项目,还有中国石化和“百美村宿”在泸溪县合作的新寨坪村民宿。
凤凰县、泸溪县是中国石化定点扶贫县。18年来,中国石化持续投入扶贫资金2亿元,先后派出30位扶贫干部赴任,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结合实际,帮助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内生动力,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凤凰县与泸溪县均已脱贫摘帽。
办果园连产带销
“凤宿山的黄桃熟了,欢迎大家来品尝。”8月9日,记者来到中国石化帮扶的凤凰县凤宿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见到理事长吴建永正手捧黄桃通过抖音直播带货。
2014年起,中国石化因地制宜在凤凰县与泸溪县建设猕猴桃和黄桃产业基地,村里的百姓可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中国石化出资代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入股。今年的猕猴桃与黄桃长势喜人,但受疫情影响,果子销售让大家犯了难。
助力消费扶贫,央企责无旁贷。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玉卓说,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优势,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挖掘中国石化内部消费潜力,畅通供销渠道。
2018年,梁家潭猴子岭猕猴桃合作社的猕猴桃销售遇到了瓶颈。泸溪县扶贫干部于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联系了往日工作的同事好友,到长岭炼化、巴陵石化、武汉石化上门推介,销售2.37万箱红心猕猴桃,实现消费扶贫金额180余万元,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浦市镇青草村的云峰大棚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于磊倾注心血最多的,合作社产业园的扩面改种无一不是用心研究的结果,他用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16字方针来推进合作社的发展。2019年,合作社从原来30亩种植面积扩大到158亩,由原来的单栋大棚改造成6000平米的连栋棚,从原来饱和的草莓产业转型改种葡萄和火龙果,葡萄选种了夏黑、阳光玫瑰、红粉佳人3个品质、口感、卖相均为上等的品种,年销售额达到160多万元,年均分红23万元。
为解决商品滞销难题,集团公司扶贫办与凤凰县政府共同打造小石头易扶商城,将中国石化6个定点扶贫县与2个对口支援县的特色商品全部整合纳入,成为专营中国石化扶贫产品的电商平台。
中国石化挂职凤凰县的扶贫干部李戆说,易扶商城是专业的扶贫产品销售平台,将原本分散的扶贫产品销售入口进行集中,企业和员工购买扶贫产品更加便捷规范。同时,平台会将销售数据和评价,及时反馈到扶贫企业,为扶贫产品提升竞争力提供支撑。易扶商城自今年4月开通以来,已上线852种扶贫产品及5000多种易捷产品,实现网络平台交易额2035.6万元。
湘西苗寨变身民宿
凤凰县竹山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山影朦胧,碧波荡漾。此前,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却留不住乡愁。现在,中国石化投入帮扶资金,利用空置房屋打造特色民宿。记者去的当天想要参观客房,被告知已全部满客。不仅如此,半个月内的客房也预订一空。
民宿项目建立村民入股制度,变村民为股东; 完善企业用工措施,变农民为员工; 建立物业盘活模式,变资源为资金; 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变农户为商户。这不仅给竹山村带来客流,也为附近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今年60岁的龙凤英是土生土长的竹山村人,5年前,丈夫因病无法外出务工,两人生活陷入困境。现在的她,在民宿负责客房维护,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
顺着沱江向下,在凤凰古城里,一家风格典雅的民宿——“素履莲花·璞树漫居”映入记者眼帘。走进大堂,古乐轻飘、茶香悠悠,货架上摆放着各色中国石化公益扶贫产品,这里同样是中国石化参与的民宿项目。
中国石化投入帮扶资金以村集体入股形式建设该项目,每年分红用于贫困家庭子女的奖学金发放。民宿分红变为奖学金,不仅将旅游扶贫与教育扶贫有机结合,而且解决了教育扶贫中资金匮乏、不可持续的难题。“素履莲花”民宿经理唐会龙告诉记者,2019年7月民宿项目开业以来,经营状况良好,已经进行了一次分红。“这个项目发展越好,对当地教育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唐会龙说。